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中国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新世纪演进

admin 2010-04-01 来源:景观中国网
2010年的“两会”除了关注城市发展及民生的一系列主题词外,文化遗产保护及现代发展也成为重要的课题。对建筑文化遗产的研究和梳理,需要把握时代要求及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大年”的好时机。建筑文化遗产的纵深发展不仅需要“中国阐释”,更需要城市及国家文化软实力。
  2010年的“两会”除了关注城市发展及民生的一系列主题词外,文化遗产保护及现代发展也成为重要的课题。对建筑文化遗产的研究和梳理,需要把握时代要求及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大年”的好时机。建筑文化遗产的纵深发展不仅需要“中国阐释”,更需要城市及国家文化软实力。 
  
  与中国“文化遗产日”一同走来的理论建树 

  2005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发布,规定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它成为广大公众共享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传承中华文明共同的节日。2009年12月19日,由《建筑创作》杂志社策划承办、20余家主流媒体参加的单霁翔新著《走进文化景观遗产的世界》出版暨“文化遗产的中国传播”座谈会召开。这是单霁翔自2006年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开始,每年推出一部创新的理论著作后,2009年完成的第四部。 

  作为一种理论归纳,第一部《城市化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以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凸显的种种矛盾为切入点,全面展示并论述了“协调发展观”、“整体保护观”、“有机更新观”,提出了15项城市建设中文化遗产保护的战略思考问题,强调了全社会关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自觉学习、提高。第二部《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则以较大篇幅阐述了文化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从理论上梳理了概念,并为城市文化构成要素补充了新内容。尤为可贵的是该书以文化战略的视点对文化城市做了全程的诠释,批评了国内某些城乡借保护利用之名进行的“建设性破坏”及“保护性破坏”的做法,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列举了应学习的示范个案。第三部《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用发展的观念深化了以往的“文物”概念,并重新界定了“文化遗产”的定义及保护发展目标,其从六个方面研究了文化遗产保护外延概念的拓展事宜。第四部《走进文化景观遗产的世界》从文化地理、人文地理、建筑学、城市学等诸多学科出发,提出了“文化景观遗产”的新概念。我以为这部诞生于2009年末的专著不仅自成新体系,更是对前三部著作的整合,突出展示了单霁翔“文化遗产保护”系统思想建立的发展脉络。

  标志性的建筑文化遗产事件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在对20世纪中国建筑文化遗产的研究归纳时发现:有近一半的重要建筑文化遗产未受到保护。这些建筑包括红色遗址、抗战遗址、名人故居、历史公共建筑、新中国以来各类重要建筑与设施等,有些建筑的现状令人担忧。里佰斯金曾说,读建筑要从三个层面入手,一是阅读建筑,二是记忆建筑,三是书写建筑,我认为我们对建筑文化遗产的认知、呼吁及中国的现代化传播,不仅为了进行好的文化创意设计,更是为了进行文化保护、传承及发展。以下仅结合本人自2006年第一个中国“文化遗产日”以来关注、参与策划或认为极有价值的建筑文化事件,对其进行梳理,希望为中国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留下有价值的痕迹。 

  2007年: 

  5月21日:国家文物局等单位授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文物保护特别奖”。 

  5月24日~28日:北京文件——关于东亚地区文物建筑保护与修复于东亚地区文物建筑保护理念与实践国际研讨会上通过; 

  8月:首部《中国建筑设计年度报告(2005~2006)》出版; 

  12月10日~14日:“全国政协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考察团”在河南和安徽考察隋唐大运河相关遗迹。 

  2008年: 

  1月:《中国现代建筑教育史(1900~1980)》出版,提炼出设计思想和教学模式两个核心因素,是对中国现代建筑教育历史研究的重要成果。 

  4月23日:“第一届中国建筑图书奖”在国家图书馆举行颁奖典礼,《刘敦桢全集》等十部建筑图书获奖,同时举办“历届奥运会主办城市文化图片展”。 

  5月9日:“第一届全球华人青年建筑师奖”颁奖典礼在深圳举行,10位海内外华人青年建筑师获此殊荣。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全国共有14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2处世界文化遗产)、28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受到不同程度损害。 

  8月~9月:第29奥运会及残奥会在京召开,奥运建筑及其设施为世界奥林匹克留下可贵的建筑遗产。 

  2009年: 

  1月:朱启钤著《营造论》及《1978~2008:中国建筑设计三十年》出版,前者介绍朱启钤创办中国第一个古建筑学术机构——中国营造学社的历程;后者记载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建筑设计情况。它详尽道出30年行业概述与反思、30年作品与评介、30年代表人物与理性思考。 

  4月23日:“第二届中国建筑图书奖”在国家图书馆颁奖,陈明达著《应县木塔》等十部图书获奖,同时举办“用图书镜像建筑”60年中国建筑图书展。 

  5月:《钱学森建筑科学思想探微》一书出版,其中刊登了可供参考的“钱学森与建筑科学大事记”(1954年~2000年)。 

  5月27日:在南京中山陵博爱广场举行迎接中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暨《中山纪念建筑》首发仪式。《中山纪念建筑》最主要的贡献在于,它的出版选择了孙中山先生奉安大典80周年、吕彦直建筑师逝世80周年的时机,并将全球各类中山纪念建筑整合起来,大胆提出了“中山建筑”的词汇。它是中国第一次以一类超大型建筑群为个案,展开中国近现代建筑文化遗产研究的范例。 
[NextPage]
  9月5日: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出炉,全国有300项新中国成立以来建筑设计作品获奖。 

  9月12日:已入选中宣部等单位“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重点图书”——《建筑中国六十年》(七卷本)即事件卷、机构卷、作品卷、人物卷、评论卷、遗产卷、图书卷出版。该书不仅展示建筑随时代变迁的发展史,更能成为珍贵的建筑设计学在理念与信息上的“教科书”。 

  11月20日:“建筑与文化2009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召开,两院院士吴良镛为大会题辞“学府立千年,兴会融四方”。 

  建筑文化遗产研究及启示
  如何走好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之路
 

  在2009年11月7日~8日清华大学召开的“中国营造学社的学术之路”研讨会上,建筑遗产研究成为重点话题。两院院士吴良镛发表了“从梁思成为什么能够获得中国科学进步一等奖谈起”的论文,他认为该奖项说明国家对梁思成主导的中国古代建筑学术的肯定。 

  纵观现存中国营造学社遗稿对建筑文化遗产的贡献时发现,它为中国文物建筑保护打下了基础,如在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国保单位名单中有50%是中国营造学社测绘过的资料,为现在的文物建筑保护工程提供了重要历史信息。现在对古建筑的实测调研虽有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但不可能完全取代徒手实测。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坚持开设此课程,使学生的建筑功底深厚且设计能力强。我以为这是坚守建筑文化遗产研究东方之路的益处。2000年由国家文物局推荐、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协会(ICOMOS-CHINA)发布的《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强调了中国文物保护项目的规划程序即调查———研究评估——确定目标制定规划——实施保护规划——总结、调整规划——再评估……它与几十年前中国营造学社倡导的学术精神是一致的。本文之所以强调在当代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及其政策中延续中国营造学社的精神,不仅仅是为了钩沉,更是为了应对现代的困惑,探寻整体性保护、预防性保护的技术与管理思路。这或许才是现代建筑人研究中国营造学社思想史、建筑文化遗产未来发展方向的意义。 

  建言“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

  《建筑中国六十年》系列图书《遗产卷》中最重要的是归纳了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优秀建筑文化遗产项目,并撰写了1949年以来建筑文化遗产大事记。对于这系列书,我有如下思考: 

  其一,新中国建筑文化遗产呼吁立法保护。尽管诸如北京新中国以来四届“十大建筑”评选项目已引起关注,并逐渐纳入保护范围,但从全国各大中城市及乡村来看,新中国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很多有价值、有历史、有文化、有故事的建筑还未进行调查,不排除随时因城市建设而被拆毁的危险,需要有全国层面的立法保证,如设立《当代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法》以全面解决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上的问题。 

  其二,强化国民的建筑文化遗产普及教育。应当利用每年的中国“文化遗产日”,设计适合不同人群、不同年龄、不同学识水平的建筑文化遗产教育模式。教育中小学生从小热爱建筑,营造全社会关注建筑文化的热潮,借鉴欧洲建筑节庆的做法,使每年的中国“文化遗产日”在大主题下都有与之配套的一系列小主题,这样就可将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其中,收到实在的教育效果。 

  其三,推进高校的建筑文化遗产技艺教育。研究人员在研究英国皇家建筑师(RIBA)与注册保护建筑师(AABC)的关系时发现,建筑师除了受到严格的建筑与规划控制外,他们具有自觉保护历史环境的意识。RIBA与AABC强强合作表明,一定要让具有才华的建筑师登上历史建筑保护的舞台。一个没有良好的当代建筑设计能力的设计师,很难胜任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工作,所以强化专业的建筑技艺及历史建筑学习是高等建筑教育的必修课。 

  其四,要研究适宜的“建筑文化遗产”媒体的传播方式。英国是最早提出“公众理解科学”的国度。在英国,科学文化普及又被称作让公众理解的科学。媒体对公众理解“建筑文化遗产”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筑师与文博专家要通过媒体与公众交流,专家们就必须学会接受媒体的约束,并尝试以媒体的方式去传达信息。具体讲:(1)对建筑师等与媒体交流要有方法,旨在建筑与媒体间培养一种开放积极的传播对话空间;(2)要为“建筑文化遗产”专业人士举办适宜的媒体培训,因为大多数建筑师不会成为建筑专业记者,学习媒体技巧与方法极其必要;(3)鼓励建筑师参与“建筑文化遗产”等栏目建设,这不仅指建筑保护的专业人士要为专栏撰写普及的稿件,更倡导一种对话式的传播交流方式;(4)2008年“中国建筑图书奖”已创办,建议在其中设立“建筑文化遗产”图书奖项等。 

  其五,要研究建立“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专项基金。在整个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中,建筑文化遗产尚未受到真正重视,因此全国城乡量大面广的建设项目在保护、维修及相关资金上缺口较大,要形成良性循环机制,创造好的“建筑文化遗产”体系化研究与监管途径,设立专项“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基金。用城市经营的思路、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方法,找到“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经济、金融对策。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