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旅游景观研究中的重要问题

admin 2013-04-09 来源:景观中国网
景观作为研究和维系可持续性的基本空间单元,是有效研究自然—社会相互关系的最小尺度,为旅游学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研究范畴和研究视角。近年来关于旅游景观的研究颇多,表明越来越多的旅游学者意识到了旅游研究的整体性和异质性,这是旅游研究中的一个进步。但是基于景观生态学的视角来看,多数研究并没有进入到景观研究的实质范畴,旅游景观研究中的尺度、结构、等级等问题多没有涉及。景观生态学已经发展了一系列整体性的和人文社会学的方法来研究自然—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为旅游景观研究提供了一套较为成型的方法和指标,为旅游景观

  摘要:景观作为研究和维系可持续性的基本空间单元,是有效研究自然—社会相互关系的最小尺度,为旅游学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研究范畴和研究视角。近年来关于旅游景观的研究颇多,表明越来越多的旅游学者意识到了旅游研究的整体性和异质性,这是旅游研究中的一个进步。但是基于景观生态学的视角来看,多数研究并没有进入到景观研究的实质范畴,旅游景观研究中的尺度、结构、等级等问题多没有涉及。景观生态学已经发展了一系列整体性的和人文社会学的方法来研究自然—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为旅游景观研究提供了一套较为成型的方法和指标,为旅游景观研究中所面临的尺度和不确定性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依据。因此基于景观生态学视角,借鉴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重视旅游景观格局、尺度等研究,完善旅游景观研究体系,对于推动旅游景观研究和完善旅游学的研究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旅游景观;景观生态学;尺度;格局;可持续性

  1 引言

  景观作为一个内涵丰富、外延比较宽泛,且被多个学科使用的概念[1],也被引入旅游学的研究中来,形成了“旅游景观”的概念,并成为旅游学研究中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尽管“旅游景观”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相关研究却从多个方面开展起来。如旅游景观特征探讨[2]、评价[3]、旅游景观设计[4]、旅游景观的符号学解释[5]等等,对完善和发展旅游地理学研究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尽管研究成果颇丰,从总体来看,旅游景观相关研究仍大多停留在旅游景观的规划开发、类型划分、景观形成机制等定性描述方面。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旅游景观的异质性研究没有得到强调,旅游景观研究的尺度、格局等理论探讨以及定量化研究没有太大进展。因此,基于景观生态学的视角,系统探讨旅游景观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对于深化推动旅游景观的相关研究,深化旅游研究的理论基础,以及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2  旅游景观的概念问题

  2.1  旅游景观概念研究现状

  景观是一个非常大众化的词汇,同时也是一系列相关学科的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学科,不同的领域,由于各自学科特点及关注的焦点不同,景观的理解与定义亦有差别[6]。一般讲是指反映内陆地形地貌景色的图像,诸如草原、森林、山脉、湖泊等;或是某一地理区域的综合地形特征;或者是人们放眼所映获的自然景色。景观生态学上的景观则指出现在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的,具有异质性或缀块性的空间单元。这一概念强调空间异质性,其空间尺度则随研究对象、方法和目的而变化,而且它突出了生态学系统中多尺度和等级结构的特征[7]。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景观作为研究和维系可持续性的基本空间单元,是有效研究自然—社会相互关系的最小尺度。而这一概念也被越来越多的旅游学研究者所青睐。20世纪70~80年代“景观论”被引入旅游科学,出现“旅游景观”新概念。由于学科差别和研究角度的不同,国内外学者对于“旅游景观”的概念并未达成共识。但部分学者将区域中具有一定景色、景象和形态结构,可供观赏的景致、建筑和可供享受的娱乐场所等客观实体,以及能让旅游者感受、体验的文化精神现象,甚至于该区域存在的优美的环境条件以及旅游接待服务等等内容泛指为旅游景观,这一新的含义并逐渐为人们广泛接受[2]。由此可以看出,这个概念中旅游景观除了强调区域的旅游资源外,还强调了旅游资源所处的环境,有学者对于旅游资源与旅游景观的概念专门进行了辨析。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此处所指的旅游景观主要是指自然存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学要研究的对象越来越复杂,在此情况下,旅游景观也逐渐被赋予了更多含义,一些社会因素也逐渐被引用到旅游景观的相关概念中来。有的学者认为旅游景观是一个整体化的动态开放系统,是自然、社会、经济、文化诸要素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生成,具有美学价值和精神引力的区域总体环境[5]。另外诸如“旅游景观生态系统”、“旅游景观系统”等概念逐渐被提出来,这些概念的提出,反映了旅游景观的内涵与外延逐渐加深和拓宽,对于系统研究旅游景观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

  2.2  景观生态学视角下的旅游景观的概念

  在现代地理学与生态学结合下产生的、既强调空间研究又考虑生态学思想和原则的景观生态学,对于不同尺度上的景观空间变化进行研究,包括景观异质性的生物、地理和社会的原因与系列,无疑是一门连接自然科学和相关人类科学的交叉学科,可以成为旅游规划管理的理论基础之一。因此,从景观生态学的视角出发,对旅游景观的概念进行界定,有助于整合经济、社会、地理、生态等人文与自然要素,能够对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复杂情况形成全景式、多维度和多尺度的视角,从而使研究结果更加全面、客观。这里将旅游景观定义为:旅游景观是指在特定区域内,以旅游资源为依托,由旅游者、当地居民等社会经济因素与自然条件相互作影响所形成的具有空间异质性的旅游地域综合体。这一系统在不同的尺度下具有多样的格局、功能与等级结构特征。

  3  旅游景观的学术关注度问题

  3.1  旅游景观研究学术概况趋势分析

  与整个旅游学的相关研究相比,目前有关旅游景观的研究国内外相对来说都较少。以“tourism landscape”为关键词,以标题为字段,在“EBSCO”、“ScienceDirect”、“IngentaConnect”、“Emerald”、“SPRINGERLINK”等数据库中进行搜索,仅得到26条记录。主要集中在“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4条记录)、“English Historical Review”(2)、“Vic Stud”(2)、“Tourism Management”(2)、“Tourism Geographies”(2),而用谷歌趋势搜索,由于数据量少因此无法形成图表。

  利用中国知网学术趋势工具,以“旅游景观”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得到学术关注度图。学术关注度是以CNKI知识资源总库中与关键词最相关的文献数量为基础,统计关键词作为文献主题出现的次数,形成的学术界对某一学术领域关注度的量化表示。


  从学术关注指数折线图可以看出,自1996年至2008年,旅游景观研究的相关成果数量不断攀升,特别是在2004年,更是成为研究的热点。

  为了更进一步分析旅游景观研究现状,以“旅游景观”为关键词,以“题名”为字段,在中国知网等数据库进行搜索并分类排序,得到结果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旅游景观研究成果分布在多个学科中,其中以旅游最多,在此学科中,以旅游事业为研究方向的旅游景观研究最多,其次为旅游经济理论与方法;目前从事旅游景观研究的主要学者为杨宏烈、沙润、吴必虎、王兴中、张凤玲等;旅游景观产出成果最多的单位是广州大学。由此可以看出,旅游景观研究的学科范围较为广泛,同时在地域分布上也较为广泛。

  3.2  旅游景观研究方向分析

  多年来,国外学者对景观结构的研究倡导“以人为本”的原则,形成了以地理学社会论为主的三大学派:城市生态学派、社会心理学派和地理学社会论,注重对景观结构的认知探讨。国外对旅游景观及其评价的研究已由客观到主观,由宏观到微观,由对景观特征研究延伸到对其内涵的研究,由景观形态到对其功能的研究[7]。其中,社会心理学派和地理学社会论有较多成果产出,如从性别[8]、空间[9]、旅游者[10~11]、社会文化[12~13]、旅游景观变化[14]以及个案[15~16]等方面来进行研究。这些成果多发表在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Tourism Geographies、Tourism Management等杂志上。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则更为广泛。较多集中在旅游景观的规划设计[4, 17~20]、旅游景观类型划分与评价[21]及旅游景观配置[9]等多个方面。而景观生态学也逐渐开始在旅游景观的研究中得到应用,主要集中在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和模式在旅游景观规划和开发中的应用[22~27],表明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景观生态学可以在旅游景观的研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体来看,国内外的旅游景观的相关研究较为分散,处于萌芽阶段,未成体系。多集中在定性描述和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借鉴方面,定量研究以及旅游景观体系的构建研究相对来说较少,个案研究较多,理论构建较少。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局面原因很多,一方面是旅游景观的研究相对于旅游地理学等传统的研究领域来说,发展时间较短;另外一方面是旅游研究方法本身相对较弱,构建旅游景观的研究方法更难。因此,利用一套较为成熟的理论和方法,构建完整的研究体系对于推动旅游景观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  旅游景观研究的重点与趋势问题

  如前所述,景观生态学是在现代地理学与生态学结合下产生的、既强调空间研究又考虑生态学思想和原则的学科,因此和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具有天然的适应性。尽管其在学科特性和理论体系等方面还不够完善,一些争论尚存,但是其原理和方法已经应用到许多领域,特别是景观生态学已经发展了一系列整体性的和人文社会学的方法来研究自然-社会相互关系,能够为研究空间异质性或自然和社会经济格局对可持续性的影响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持并为自然-社会相互关系研究中所面临的尺度和不确定性问题的探讨提供理论和方法依据。

  事实上,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已经逐渐运用到旅游开发研究,旅游地理学总结了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采用景观生态学的方法规划和发展生态旅游,并展开了对于生态旅游这行为的调查与分析。因此,在加强传统研究领域的同时,应借鉴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突出旅游景观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在加强量化方法的同时创新独特的理论与方法[28]。

  4.1  旅游景观研究中的尺度问题

  在景观生态学中,尺度是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开展研究的重要基础。以景观生态学为视角,旅游景观研究中也要注重尺度研究。旅游景观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因尺度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在旅游景观研究过程中,应根据研究目的和不同尺度下的旅游景观的内在规律,确定好研究尺度,并得出最优化的调整或控制方案。

  在旅游景观研究中,首先应重视对比不同尺度下的旅游景观的运行规律或是机制。可以以旅游景观的某一具体研究对象为例,研究不同尺度下的结果的差异。其次,研究如何确定不同尺度下的旅游景观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这对于得出正确的结论具有重要意义。具体研究过程中,可以从小、中、大尺度来进行尺度推演。

  4.2  旅游景观研究中的格局问题

  旅游景观的格局研究可以分为景观整体格局与景观空间结构两个方面。传统的地理学非常重视旅游区域的空间结构问题,然而在研究的时候,研究思维和研究方法都未形成很好的体系。景观生态学为旅游景观的格局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和成型的方法,这对于改善和增强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旅游景观格局研究的过程中,景观生态学中的等级层次结构理论以及斑块—廊道—基地模式理论等可以得到很好的应用。格局计算方法则为旅游景观格局的评价和优化提供了重要的定量研究基础,为定量说明什么是可持续性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格局研究过程中,旅游景观的整体格局空间特征的分析可以包括各类空间单元(旅游景区、其他类型的产业用地等)的规模、形状、空间分布与组合等空间属性内容。旅游景观中的斑块则可以认为是由景点及其周围环境形成的以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为主的地域,是旅游者游览和旅游消费的场所。廊道为林带、交通线路及其两侧带状的树木、草地、河流等的,基质一般指斑块所在的区域背景。

  4.3  旅游景观研究中的方法问题

  景观生态学已经发展了一系列整体性的和人文社会学的方法来研究自然—社会相互关系能够为研究空间异质性或自然和社会经济格局对可持续性的影响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持,然而如何很好地将景观生态学的方法运用到旅游景观研究中来仍然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一是旅游景观或是旅游学本身的理论、方法不够成熟,景观生态学中的研究单元如何替换为旅游景观中的研究单元还没有解决;二是旅游景观研究中的众多数据难以获取,无法支撑景观生态学众多方法中的需求。

  因此,在以后的旅游景观研究过程中,一方面继续借鉴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完善旅游景观的相关理论,完成景观生态学研究方法中的研究单元向旅游景观研究单元的过渡问题;另外要完善旅游学中的数据获取方式,同时简化景观生态学中的相应的研究方法,使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能够更好地为旅游景观研究服务。

  5  结论与讨论

  旅游景观研究是旅游学研究中的新的领域,旅游景观的概念存在着不确定性,研究理论基础薄弱,方法未成体系。景观生态学为更好地开展旅游景观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支撑。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视角,旅游景观研究中,旅游景观的概念、研究内容等相关问题的基础理论研究尚需深入探讨,旅游景观的尺度、格局与量化方法也是研究的重点,因而今后的研究重点是在加强旅游景观的基本理论、量化方法等方面,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实证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佟玉权,韩福文,邓光玉. 景观——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的新视角[J]. 经济地理,2010(11):1932~1936.
[2]方海川. 景观及旅游景观特征探讨[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3):101~104.
[3]罗春科. 地质公园旅游景观形成、分类及其综合评价[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3):75~78.
[4]钟士恩,任黎秀. 旅游景观设计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为例[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91~93.
[5]翟艳春. 旅游景观的文本化与神圣化——符号学与社会学的双重视野[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02~108.
[6]罗彦芳. 县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景观生态学分析[D]. 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2007.
[7]秦瑞英. 基于旅游景观认知结构的城市旅游区景观空间配置研究——以西安旅游区为例[J]. 人文地理,2008(1):88~91.
[8]Pritchard A, Morgan N J. Privileging the Male Gaze: Gendered Tourism Landscapes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0(4): 884-905.
[9]Pritchard A, Morgan N J. Constructing Tourism Landscapes-Gender, Sexuality and Space [J]. Tourism Geographies, 2000(2): 115-139.
[10]Uusitalo M. Differences in Tourists’ and Local Residents’Perceptions of Tourism Landscapes: A Case Study from Yllas, Finnish Lapland [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Hospitality & Tourism, 2010(3): 310-333.
[11]Mamoru K. Foreign Tourists: Changes in the Tourism Landscape [J]. Economy, Culture & History Japan Spotlight, 2004(6): 9.
[12]Muller T, Foster N, Wilkinson P F, et al. Leisure and Tourism Landscapes: Social and Cultural Geographies [J]. Tourism Geographies, 2004(4): 508-518.
[13]Healy R G. The “Common Pool” Problem in Tourism Landscapes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4(3): 596-611.
[14]Caletr I O J. Tourism, Landscape Change and Critical Thresholds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11(1): 313-316.
[15]Aznar O, Marsat J, Rambonilaza T. Tourism and landscapes within multifunctional rural areas: the French Case [A]//Mander Ü, Wiggering H, Helming K. Multifunctional Land Use [M].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2007: 293.
[16]Ulin D. Tourism, Landscape, and the Irish Character: British Travel Writers in Pre-Famine Ireland [J]. Victorian Studies, 2009(3): 546-548.
[17]董舫,王春晖,于冬波. 寒地旅游景观评价及开发研究——以吉林省为例[J].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88~91.
[18]邱彭华,俞鸣同,曾从盛. 旅游地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研究[J]. 旅游学刊,2004(1):51~56.
[19]王帆,赵振斌. 基于游客体验的古村落旅游景观展示研究——以陕西党家村为例[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11):71~78.
[20]周永博,沈敏,余子萍,等. 吴文化旅游景观“史诗式”主题公园开发[J]. 经济地理,2010(11):1926~1931.
[21]李建华,陈端吕. 常德市旅游景观类型评价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9(25):12283~12287.
[22]李蕾蕾. 从景观生态学构建城市旅游开发与规划的操作模式[J]. 地理研究,1995(3):69~73.
[23]姬晓娜,赵新伟. 城市生态旅游开发和规划的景观生态学模式[J]. 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6(6):3~4.
[24]翁毅,周永章,张伟强,等. 基于景观生态的亚热带沿海景观及旅游保护性开发探讨——以福建省为例[J]. 人文地理,2006(3):57~61.
[25]范春,李斌. 基于景观生态学视角的乡村旅游空间规划探析[J]. 经济地理,2009(4):683~687.
[26]刘忠伟,王仰麟,陈忠晓. 景观生态学与生态旅游规划管理[J]. 地理研究,2001(2):206~212.
[27]王仰麟,陈传康. 论景观生态学在观光农业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 地理学报,1998(B12):21~27.
[28]中国地理学会. 地理科学学科发展报告[M]. 第1版.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