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艺术都市(—)——从公共艺术到AUD(艺术导向的场景设计)

思朴设计 2021-07-13 来源:景观中国网
原创
近年来,思朴对公共艺术领域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在丰富的实践经验支撑下,思朴提出“艺术都市主义”理论。现将相关内容整理成系列文章,将随后陆续推出,敬请期待!

公共艺术这一概念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经过60年的发展,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营造城市形象,激活城市活力,助力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今,公共艺术已超越艺术本身,进入城市规划领域。




[ 公共艺术 ]

后现代城市语境下的产物


公共艺术(PublicArt)即城市公共空间中为公众所共享的艺术。作为一个当代文化概念,它的起源有着复杂的社会、政治、历史文化语境。

20世纪60年代之前,欧美国家城市空间中的艺术以雕塑为主,这些雕塑往往是纪念碑性的,或是象征占据主导地位的宗教、政治和国家权力意识形态。60年代之后,伴随战后经济腾飞,西方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社会,快速提高的生产力创造了过剩的物资,进人富裕时代的西方社会,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问题:经济的发展、物质的极大丰富并没有带给人们幸福感。由此在社会文化、哲学艺术、建筑设计等诸多领域掀起了一场深刻的变革,人们对功能化、单一无趣的现代主义展开了批判和反思,西方社会由此进入后现代主义时期。

在后现代的城市文化语境中,城市空间中的公共艺术逐渐走出孤傲的象牙塔,开始真正走进公共领域,以审美文化的方式重塑城市的公共空间。一些城市文化政策的制定者希望通过公共艺术的方式重新给衰败的老城区注入活力,城市公共艺术的概念由此诞生。20世纪60年代美国率先推行 “艺术百分比计划”(Percent for Art Program),通过立法的形式规定在城市公共建筑中要有相应比例的资金用于公共艺术建设。之后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效仿,掀起了一股世界范围内的公共艺术建设热潮。


0.jpg

▲1967年,毕加索在美国的第一件纪念雕塑“芝加哥的毕加索”(the Chicago Picasso)落成,标示着芝加哥市政中心前广场转变为公共集会空间,对芝加哥及其公共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随着公共艺术实践的开展,对公共艺术的认识与讨论也从艺术作品延展到公共艺术项目(Public Art Program), 除了放置在公共空间中的艺术作品外还包括所有为城市或社区提供艺术展示、运营、维护的各种民政活动:如委托艺术家制作永久或临时的艺术品,购买现成的艺术品进行展示、维护公共艺术收藏、开发艺术教育计划、创建公共艺术信息材料、寻求公共与私人实体的合作关系、及许多其他艺术活动。

在西方,不少城市已将公共艺术作为城市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并制定公共艺术总体计划。这些城市既有百万人以上的大城市,也有少于十万人的小城市,这些公共艺术计划与城市的空间规划、市政工程、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及财政计划充分关联起来。比如华盛顿DC在2009年制定了公共艺术总体规划,在规划中除了定义了公共艺术的布局和体系外,还特别关注项目场地和艺术家选择、合作伙伴关系、资金和资源、流程结构以及作品维护等要素。

公共艺术的发展与城市一样是与时俱进的,通过制定公共艺术总体计划,这些城市不仅建设收藏了大批公共艺术作品,还开展了艺术银行、展示、推广、教育、专家库等业务,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随着城市建设区的扩展,公共艺术实践的进步、艺术创作方式的多元化、公众审美意识的提升、组织机构及资金来源的变化,同时还有来自全球疫情、种族主义、社会不公的各种公共挑战,公共艺术的规划与实施也急需探索新的思维与工具。华盛顿在2021年开展了对原有公共艺术规划的更新,通过研究、参与、评估和建议等步骤旨在建立更强大、更公平的艺术生态圈,更具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并且让不同种族的更广泛的人群平等地参与其中。公共艺术已逐渐与城市的社区环境、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等方方面面更加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 公共艺术在中国 ]

接受、探讨、再认识


公共艺术的概念于20世纪70年代末进入中国,首都机场大型壁画的落成标志着公共艺术在中国的兴起。在发展初期我国公共艺术以城市雕塑壁画为主,并在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城市雕塑运动。90年代,伴随改革开放日益加速,公共空间呈现商业化趋势,公共艺术的表现手法更加多样化,主题更加宽泛,娱乐性和公共性得以强化。新千年,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为我国公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推动了公共艺术在我国的民主化进程。公共艺术开始超越艺术范畴,直达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及景观等学科。


0 (1).jpg

▲上海世博轴公共艺术的创作设计是国内用艺术激活空间的典型案例,其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和体验互动,营造出绚丽的艺术空间,拉近了艺术与观者的距离。


0 (2).jpg

▲2013年,“大黄鸭”在北京园博园和颐和园展出,掀起公共艺术热潮,吸引300万人次前往参观,两家公园国庆期间“吸金”超2亿元。


经过30年的探索与发展,中国的公共艺术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西方发达国家仍存在明显的差距。从发展区域态势来看,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发展迅猛,少数二线城市初做尝试,而大多数三四线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几乎空白,呈现明显的地域不均衡状态。从艺术表现形式上来看,许多城市的公共艺术作品形式千篇一律,并未体现城市文化特色,同时一些粗制滥造、对西方艺术抄袭模仿的作品不断涌现,致使当代中国公共艺术水平呈现羸弱的现状。究其背后原因,是长期以来我国公共艺术政策、管理机制的缺失,导致了目前公共艺术自发而无序的发展。

近年来,浙江省台州市于2005年在国内率先制定和实施了“百分之一公共文化计划”,并于2016年以地方立法的形式进一步法定化;金华市则于2019年颁布了关于推进金华市区“百分之一公共文化计划”的实施意见。2009年,深圳成立了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2014年,上海成立了上海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促进中心。自2015年以来,上海已连续举办三届“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通过“艺术植入空间”“展览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以公共艺术推动了城市公共空间发展。以上实践表明公共艺术的发展环境有所改善,政府及学术界愈加意识到公共艺术对于营造城市、激活城市、助力城市发展的重要性。然而对于我国广袤的城乡发展空间,公共艺术仍面临长远的发展道路,借助公共艺术助力城乡发展仍然大有可为。




[ 公共艺术发展趋势 ]

从静态走向动态、多元、互动


当下,公共艺术正处在从静态走向动态、走向多元的发展过程,它不仅可以是一尊雕塑、一栋建筑,也可以是一场演出、一个事件,甚至一场游戏、一次聚餐都能成为公共艺术的形式。伴随创新技术的发展,公共艺术的表现手段更加多元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互动魅力。它可以是实体的物质构成形态,也可以是动态的社会交互活动,还可以是虚拟的信息艺术形式。

在美国,芝加哥千禧公园是一个在艺术魅力、复合型特征、互动性实施、科技性等方面尤为突出的城市公共空间经典项目,它摆脱了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加强调人与艺术的互动,通过空间组织,将声、光、电、音乐、视觉、雕像、景观、建筑全部融为一体,成为了美国中西部最大的旅游景点。


1.gif


在我国,“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公共艺术整体规划” 通过艺术+交互的公共艺术展示、艺术+功能的艺术化设施落成、艺术+计划的遗产活化项目、艺术+平台的天空美术馆四大策略,使新机场成为一座共享艺术博物馆,展示了新时期中国良好的国家形象。


0 (6).jpg

▲《舷窗》位于机场三层南指廊,该作品通过机场机窗装置与中国各地自然人文风光互动。采用交互式触控显示器、不锈钢制作而成。此次作品设计是采用飞机舷窗的形象为主要设计元素,舷窗屏幕上有一些小图标,每一个图标记录着一个景点的影像,点击图标,建筑物会变成实时影像出现在游客面前,有较好的互动性。
作者:王中、靳海璇
图片来源:中央美术学院公共艺术研究中心

0 (3).jpg

2.gif
▲《一线一城》位于四层E值机岛,新机场坐落于北京城中轴线南端延长线,机场中轴线与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北京中轴线”仅偏差4度,几近重合。作品由10块0.9米的铜方砖组成,铺装于机场中轴线上,每块铜砖上都标明了北京中轴线上的标志性建筑及其到机场的距离。使旅客们能体会到这份特殊的文化意义,也感受到北京城市的历史。
作者:邵旭光、孙博等
图片来源:中央美术学院公共艺术研究中心


0 (4).jpg

▲《花语》位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二层西南指廊端头,整个作品采用金属机械、弹力纤维织物制作而成,每个电机驱动的单元可以随着音乐律动开合,在半空间中做优美的集群运动。根据日照变化,花开大小也会实时发生改变,起到自动调节光线的作用。
作者:马浚诚、张默一




[ 公共艺术 ]

超越艺术本身


借由激活公共空间,塑造城市魅力,公共艺术所带来的潜在经济效益、人文效益、社会效益也在不断被佐证,成为一种极具性价比的城市创新引擎。在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公共艺术由于盛行稍早,发展较为成熟,已超越了以单个公共艺术设计作品独立介入的阶段,发展到以规划的思路系统化介入的阶段,成为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部分。公共艺术已超越艺术本身,被政府有意识地纳入到城市营销和城市发展战略中。从特点上看,西方国家公共艺术具备完善的政策制度、多元主体参与的机制保障,系统化的总体规划意识,纳入城市设计导则的精细化管理等特点。

公共艺术也同时拓展到了乡村领域,以越后妻有大地艺术季为代表的艺术节庆成为激活乡村发展的一剂良药,公共艺术融合业态更新、产业链重组实现了乡村振兴,也改变了乡村农民的生活方式,有效推动了当地的人文复兴与经济发展。



[ 艺术都市主义 ]

艺术导向的城市设计理念

公共艺术对于城乡发展往往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思朴所提倡的“艺术都市主义”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用以应对当前生态环境恶化、物质环境建造过度背景下普遍存在的人文关怀缺失和风貌同质化的问题,让城市设计回归人本。

艺术赋能城市,创造有温度的高品质公共城市空间。

艺术都市主义是指艺术作为规划设计的触媒,通过艺术化思维和艺术导向的城市设计(AUD)对城市现有空间的解构和重建,通过多元化公共艺术激活消极和低效的城市空间,创造为人服务的、包容性的、有温度、有情感的高品质公共空间和场所,彰显城市品格和文化魅力,激发城市创新思维,通过与传统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景观等专业的协同合作,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思朴的艺术都市实践

在实践中,思朴设计注重将公共艺术与规划和城市设计策略紧密联系起来。我们将公共艺术作为营造城市魅力的重要手段,公共艺术将很大程度反映城市的独特性格、历史及未来的愿景,并且会作为社会交往和城市公共活动的催化剂,在城市更新、场所营造、城市设计等项目中建立公共艺术总体框架,通过对公共艺术品的布置和形式重塑城市的视觉形象与空间体验,激发市民的互动与交往,使公共艺术为城市带来社会、环境、经济和文化效益。

思朴对艺术都市的探索与实践才刚刚展开,我们致力于通过艺术导向的城市设计(AUD)对城市现有空间进行提升与重塑,激活消极和低效的城市空间,为不同社群创造更多可感知的公共艺术景观,进而激发城市创新活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相信艺术都市可以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与精神,保持城市的地域特征与辨识度,激发城市的活力,满足人们精神与情感的需求,实现生态文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之后的艺术都市系列文章中,我们将结合国际案例和思朴的探索实践,分析探讨公共艺术与街道、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公共艺术与政策及运营等方面的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作者:李鸿 马雪莉
主编:李丹




打赏
  • 给Ta打个赏

0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