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新刊出炉 | 《景观设计学》2019年第3期“多中心治理下的韧性景观”

景观设计学 2019-07-19 来源:景观中国网
原创
塑造景观社会-生态系统的韧性的关键性策略之一是建立适宜的治理形式,使系统可以有效应对和适应外部冲击和其他刺激。“多中心治理”即是一种能够提升韧性的形式。

《景观设计学》


2019年第3期

039 | 多中心治理下的韧性景观

Polycentric Governance and Landscape Resilience


主编寄语 | 论文 | 观点与评论 | 主题实践 | 探索与过程

1.jpg


景观是由人类与自然环境和建成环境共同组成的复杂适应性社会-生态系统,其为社会提供必要的公共物品和服务。面对快速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政策变化和日益加剧的不确定性,塑造韧性已成为景观规划、设计和管理的首要目标


塑造景观社会-生态系统的韧性的关键性策略之一是建立适宜的治理形式,使系统可以有效应对和适应外部冲击和其他刺激。“多中心治理”即是一种能够提升韧性的形式。


注:由于涉及到的间接引用文献数量庞大,本文未逐一标注,所有内容不可直接引用,请下载原文查看。



什么是“治理”?


自1989年世界银行首次使用“治理危机”的表述后,“治理”(governance)一词就被广泛地应用于政治发展的研究之中,并逐渐取代“统治”(government)成为新的研究重心。

张振威 / 论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与景观治理


“治理”(governance)这一概念通常是指可供不同利益相关方协调彼此的优先级和需求的一系列制度、规则、资源和过程,也被广泛用于解释人们针对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城市自然资源等集体共有事物所做出的决策。对治理的各种解读均离不开两个基本特点:以多利益相关方为特征和非政府组织的参与。

Camilo ORDÓÑEZ /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中的多中心治理:墨尔本城市林业管理者的观点



什么是“多中心治理”?


根据文森特·奥斯特罗姆和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核心研究,“多中心”是指在不同管辖层级和规模上(如国家、地区、全球)进行决策的系统,有时则通过多个独立的决策中心制定决策。

Aude ZINGRAFF-HAMED, Juliette MARTIN, Gerd LUPP, JoAnne LINNEROOTH-BAYER, Stephan PAULEIT / 通过“生活实验室”和多中心治理设计韧性水景


多中心系统最初被定义为与单中心系统(即由政府等单一权力主体控制的系统)相对的概念,涉及多个治理主体,每个主体可以在特定的地理范围和权力领域内相对独立地制定规范与规则。各主体可以与其他主体在横向上协同处理共同问题,同时相互交织构成更大规模的治理单元,建立纵向关联。

Lukas LÖSCHNER, Ralf NORDBECK, Arthur SCHINDELEGGER, Walter SEHER / 奥地利私有土地滞洪工程补偿机制:洪灾风险管理中的多中心治理探索



“多中心治理”与“韧性”?


较之单一化集权体制,多中心治理更能促进各主体间知识、行动的相互融合,社会和生态层面的和谐统一,并建立信任和共识,使治理主体做出恰当的适应性调整。在由多个相对独立的治理主体构成的组织结构中,各主体往往有更高的能动性,且能够在面对挑战时找到更多确保生态系统服务持续发挥效益的方法。

李正,裴欣 / 都市山地景观的多中心治理与韧性构建:美国圣莫妮卡山案例


有学者提出多中心可以从6个方面提升生态系统韧性,即提供学习和试验的机会、实现更广泛的参与、提高连通性、创建模块化、提升响应多样性的潜力,以及构建冗余,尽可能地减少和纠正治理过程中所犯的错误。

Aude ZINGRAFF-HAMED, Juliette MARTIN, Gerd LUPP, JoAnne LINNEROOTH-BAYER, Stephan PAULEIT / 通过“生活实验室”和多中心治理设计韧性水景



如何读懂本期内容?


三位栏目主持人分别从(1)主编寄语(2)论文、观点与评论、主题实践(3)探索与过程三个板块,为我们梳理了本期内容的内在联系。


俞孔坚  期刊主编

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教授

主持栏目:主编寄语


在中国东部的古徽州地区,多中心社会治理与景观韧性被展现到了极致!阡陌纵横,河渠蜿蜒,塘堰密布,井然有序,千百年来以极其有限的自然资源,维系着一村一族的生存和繁衍。在多重因素的叠加作用下,这里形成了以家法、族规、民间信仰和伦理为主,皇权为辅的社会治理模式,长期维护着这片富有韧性的美丽而丰产的可持续生态景观,使这片东南丘陵中的盆地得以成为远离自然灾害和战乱的“桃花源”。

俞孔坚 / 从“桃花源”看社会形态与景观韧性


刘伟  本期学术召集人

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研究员、风险和韧性学部治理转型研究组组长

主持栏目:论文  观点与评论  主题实践


我们需要厘清“多中心治理模式”(polycentric governance arrangement)和“多中心治理体系”(polycentric governance system)之间的区别。简而言之,前者适用于描述性分析,即当决策团队中的各主体都具有实际意义上的自治权时,就可以说这种治理模式是“多中心的”;而后者则适用于规范性分析,即只有当各独立决策主体在认识和解决潜在的竞争和冲突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凝聚力时,才能说其治理体系是“多中心的”。

依照多中心性的两轴——涵盖范围及参与和协作水平——对以下8个案例进行落位。虚线椭圆形圈中的案例包含大量的参与和协作,因此更偏向于多中心治理体系,而其他案例则更像是多中心治理模式。

4.jpg

刘伟 /引入多中心性以提升景观韧性



以下为论文、观点与评论、主题实践栏目中涵盖的八个案例,分别对应上图中的编号。


案例一  南非开普敦市干旱的经验与教训

2017~2018年,南非开普敦市的干旱危机暴露出该市供水系统在面对持续气候变化时总体缺乏韧性,在气候适应性治理方面亦存在缺口。在南非,我们拥有不同的水资源管理和供应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挑战在于跨层级协调。西开普省的水资源供应非常依赖国家供水和卫生部来发挥其专业性,但近几十年来,他们基本上起不到任何作用。我们发现,正是这种对失灵的国家部门所提供的战略性供水规划的依赖导致了当前的危机。

5.jpg

适应性水敏城市框架 © Gina Ziervogel


案例二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莫妮卡山都市山地景观治理

面对政治气候变化、财政拨款减少、土地价格上涨等冲击,圣莫妮卡山的各治理主体相互协作,持续稳步地推进自然资源与开放空间保护,在不确定的城市发展挑战面前表现出极强的适应性。他们逐渐达成一种共识:虽然存在意见分歧和利益冲突,但会为了更大的公共目标而相互妥协。基于此,后来介入的加州政府和联邦政府均未试图接管一切,而是允许当地政府和私有业主继续保有治理权,经由多方合作完成了一系列立法、规划和管理工作。

6.jpg

圣莫妮卡山的联合立法、规划与管理活动。© 李正


案例三  科罗拉多州25号州际公路廊道保护总体规划

I-25廊道保护总体规划希望通过与保护组织、政府部门和私人土地所有者进行前所未有的合作,永久保护这条廊道中的眺望景观、水质、野生动物、空气和休闲空间。项目的关键目标之一是鼓励广泛的公共、私营合作伙伴参与到规划过程当中,并通过系列研讨会和工作坊的形式,来增进与项目相关或对项目感兴趣的各方群体对规划方案的了解,并进行意见收集。利益相关者包括州政府、郡政府、市政府、企业、准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以及居民和土地所有者。

7.jpg

总体规划创造性地将严谨的分析和规划方法运用到多个方面的协作过程中,以保护科罗拉多州宝贵的开放空间体系。 © D.A. Horchner / Design Workshop, Inc.


案例四  雅加达用以缓解洪涝问题的当前政策评估

本研究借助系统动力学模型,针对雅加达采取的两类不同的洪水治理政策——提升疏浚成效和综合水景政策进行了检验和对比。结果表明,相较于综合水景政策,因涉及的政府部门较少,提升疏浚成效策略更易施行。但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众多部门的缺位又可能加剧这一政策的短视。另一方面,综合水景政策的实施需协同拥有不同管辖权的决策部门以及学术组织及民间组织,以获取技术意见支持,并提高公民意识,对政策成效进行监督与评估。

8.jpg

基于雅加达洪涝问题的概念系统模型 © Edwin Setiadi Sugeng, Navarun Varma, Zachary Aaron Smith



案例五 中国上海三林楔形生态绿地设计

鉴于中国的具体国情,在三林项目中,设计团队和项目委托方组织的社会参与活动皆需要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许可,但每隔2~3个月还是会进行为期2~3天的利益相关方设计研讨会。考虑到本项目可能为上海市带来的更广泛的社会效益,设计团队和项目委托方也采用调查问卷、采访、专项座谈会等方式,积极收集来自社会各群体的意见。

9.jpg

5个主题“谷地”与三林滨江生活区连接成环。 © TL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案例六  大墨尔本地区城市林业多中心治理

本研究旨在了解多中心治理模式在大墨尔本地区的城市林业决策中的运作机制,并重点关注负责实施具体绿化计划的关键决策者如何协调其他各利益相关方的优先级及行动。本研究选取了市政管理者的视角,并围绕以下问题展开:1)市政管理者做出的哪些重要决策需要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力量和资源?2)参与这些决策的利益相关方是谁?3)这些利益相关方如何参与决策?

10.jpg

依据某一类编码出现时另一类编码也被提及的频率,推导利益相关方、事件类型、管理过程三者对应的编码之间的关系。 © Camilo Ordóñez


案例七  奥地利阿尔滕马克特私有土地滞洪工程补偿机制

阿尔滕马克特市防洪方案中的滞洪洼地共需要20公顷土地,涉及12位农业用地提供者,必须获得其一致同意才可动工。经过反复协商,当地政府与土地所有者商定每平方米土地的年补偿金额为0.25欧元,即整个滞洪洼地的年补偿金额约为5万欧元,其中一部分由水务合作组织的年度预算来支付。补偿金将用于赔偿洪水给农业用地和农业基础设施带来的损失,如作物歉收和农田排水设施损坏。此外,农民还可以获得联邦灾害基金的补偿。

11.jpg

滞洪补偿机制建立在滞洪用地提供者与滞洪服务受益者之间的互惠关系上 © Lukas Löschner, Arthur Schindelegger


案例八  通过“生活实验室”和多中心治理设计德国慕尼黑伊萨河的韧性水景

于2000~2011年间开展的慕尼黑伊萨河修复旨在实现三个目标:首先,通过提升河流两岸的滞洪能力降低洪水风险;其次,通过恢复河床的水文环境条件、重建河流的形态和横纵向的连续性,以及恢复自然栖息地等措施,提升栖息地品质,增加鱼类、鸟类、两栖动物和昆虫的数量;再次,提升河流景观及其休闲娱乐潜力,通过参照弗劳赫地区的成功经验,重新设计河流,使河流便于到达且益于公共健康。伊萨河计划的成功得益于治理机制、多层级的决策中心,以及多个驱动力的共同作用,其将多种水资源治理政策需求整合为一个综合的规划框架。

12.jpg

图解伊萨河不同的多中心治理系统、行为主体(彩色点)、沟通联系(虚线)、正式伙伴关系(实线),以及合作项目(灰色区域)。© Aude Zingraff-Hamed, Juliette Martin, Gerd Lupp, JoAnne Linnerooth-Bayer, Stephan Pauleit



陆小璇  期刊专栏编辑

香港大学建筑学系园境建筑学部助理教授

主持栏目:探索与过程


以多种宜人尺度的“花园城市”为代表的多中心规划的愿景虽然美好,但其中也潜藏着管控方面的危机。作为对多中心规划困境的回应,多中心治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萌发。如果说多中心规划建立在对所谓的必然性和现代技术成果的信仰之上,那么多中心治理则与之相反,依赖于价值判断和哲学思辨。尽管与多中心规划一样将“和谐”置于首位,但多中心治理提醒我们,这种以强制手段、经由专业控制所带来的和谐状态也潜藏着危险。

陆小璇 / 从多中心规划到多中心治理


多中心规划:阿尔巴尼亚地拉那的自由景观

阿尔巴尼亚的首都地拉那在经历了重大政治变革后,正在采取多种措施推动自身成为巴尔干地区的繁荣中心。当前的关键策略是通过一系列多中心开发缓解市中心的拥挤压力。本项目试图从纺织品及其图案等阿尔巴尼亚文化载体中挖掘那些可以体现地拉那人身份认同感、记忆和声音的元素,将其在城市尺度上再现,并通过对一系列后工业化多中心的开发重构地拉那的社会-政治叙事。

14.jpg

坎比纳特厂区与地拉那市其他区域的连接方式,以及多中心新型开发布局。 © William Baumgardner


多中心治理:吐鲁番地区坎儿井水利系统的再生利用

吐鲁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是涉及生态环境、技术手段、经济需求与社会认同等多方面的复合性问题。其中,水资源的可持续性不仅与天然水资源的储备量、获取途径、分配成本及经济风险有关,还应考虑社会意愿与资源支付能力。据此,本文提出了基于区域多中心治理模式的规划、设计和实施途径。为了打造良性的“水-土-人”生态系统,本文力求在区域水土综合治理的基础上,探寻出一条能够协调社会各方利益的公共环境治理新思路,为开展相关生态恢复工作提供策略及实施路径。

15.jpg

吐鲁番地区坎儿井水利系统场地设计平面图 © 杜泽慧



目录


主编寄语

从“桃花源”看社会形态与景观韧性 / 俞孔坚


引入多中心性以提升景观韧性 / 刘伟


论文

通过“生活实验室”和多中心治理设计韧性水景 / Aude ZINGRAFF-HAMED, Juliette MARTIN, Gerd LUPP, JoAnne LINNEROOTH-BAYER, Stephan PAULEIT


奥地利私有土地滞洪工程补偿机制:洪灾风险管理中的多中心治理探索 / Lukas LÖSCHNER, Ralf NORDBECK, Arthur SCHINDELEGGER, Walter SEHER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中的多中心治理:墨尔本城市林业管理者的观点 / Camilo ORDÓÑEZ


都市山地景观的多中心治理与韧性构建:美国圣莫妮卡山案例 / 李正,裴欣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市“河流正常化”政策评估 / Edwin Setiadi SUGENG, Navarun VARMA, Zachary Aaron SMITH


观点与评论

塑造适应气候变化的水智慧型城市——南非开普敦干旱的经验与教训 / Gina ZIERVOGEL,Mark NEW,刘伟


论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与景观治理 / 张振威


主题实践

科罗拉多州的珍贵财富:美国25号州际公路廊道保护总体规划 / Richard SHAW


上海三林楔形生态绿地设计 / 张文沫,邢晓晔,陈嘉雯,聂雨晴


探索与过程

从多中心规划到多中心治理 / 陆小璇


阿尔巴尼亚地拉那的自由景观 / William BAUMGARDNER


基于区域多中心治理模式的生态恢复——以吐鲁番地区坎儿井水利系统的再生利用为例 / 杜泽慧


点击这里即可订购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