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看设计   /  规划  /  正文

屯梓河碧道建设工程设计 | 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景观中国 2022-11-21
原创
  • 项目名称:
    屯梓河碧道建设工程设计
  • 项目地点: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 项目规模:
    河道长度2.86km,碧道长度6.2km,设计面积39.6ha(含水域)
  • 设计公司:
  • 建成时间:
    建设中
  • 图片来源:
    徐抖


一、项目概况


屯梓河是属于深圳市龙岗区,深惠交界河流,设计范围为龙岗大道至深惠交界处,河道长度2.86 km,随着上游惠州侧工业的发展,昔日的水库变成了承接上游污水的纳污湖,本次改造以水质保障为核心,以生态修复、营造及多重体验为重点,积极探索水利、生态、景观等多专业共融协作的新模式。


图1 总平面图.jpg

总平面图



二、设计理念


本案围绕一个核心、两个重点和多重体验开展设计。

一个核心:以水质保障为核心。通过定期检测发现,惠州侧来水存在不达标劣V类水质。河道内底泥淤积严重,经检测底泥重金属超标。本方案通过建设垂直流人工湿地、生态隔堤,构建河流水质保障系统、湖泊水质保障系统和湿地水质保障系统形成组合型湿地体系,确保碧道水质达标。

重点一:生态修复与生境营造。项目位于生态控制范围内,毗邻生态保护底限区。方案坚持保护与治理并重,优先保护,适度干预,恢复生境。通过生态护岸设置,摆石凹岸、木桩护岸、河石倒木、沟谷、洄水湾等,形成多样的活岸线系统,营造深潭、浅滩、岛屿、沙洲等多样生境。

重点二:多重生态游径营造。结合周边资源,营造多重生态体验游径,6km环状游径、5km环线登山径、3km治水科普游径、2km自然教育半日游径,不同游径不同体验。



三、项目亮点


采用低干预、低维护的设计建造模式,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植入自然体验设施,让昔日的纳污湖重现生机,重回大众视野。

创新点一:智慧的分水系统。惠州侧来水水质不稳定,针对不同来水情况,结合智慧水务系统,分两种工况,并按照“四六分”和“二八分”实现对水质的精准管控,满足碧道规划对河、湖水质达标的不同要求。


图2  “四六分水”系统图.jpg

“四六分水”系统图


图3 “二八分水”系统图.jpg

“二八分水”系统图


创新点二:三大系统保障水质达标。河流水质保障系统:河道侧通过梳理现状单一形态变成辫型河道,加大水体接触面积105%,通过设置生态壅水堰,并种植具有净化水质功能的水生植物,保障河道水质达到IV类。湿地、湖泊水质保障系统:在上游河道洄水湾进行取水,并设置垂直流人工湿地、自然湿地、林泽湿地等多维湿地系统保障生态湖泊水质稳定;通过修筑土堤,实现“河湖分离”,将水体经上游湿地净化后进入到湖泊,湖泊内构建亲水型“水下森林”3.8万平米,保障湖体水质长期稳定。


图4 三大系统保障水质图.jpg

三大系统保障水质图


创新点三:生态工法的营造措施。生态坚持优先保护,适度干预。保护茂密成片的林地;对上游段蜿蜒河段全面保护现状的砾石滩、滩洲,中游段在原有滩涂地基础上梳理出辫型河道,下游段将人流活动集中与生态堤之上,保护两岸原有生境,即满足人的游览需求,也满足生物栖息地的需求。


图5 活岸线修复平面布置图.jpg

活岸线修复平面布置图


图6 生境营造平面布置图.jpg

生境营造平面布置图


图7 上游段现状石滩保护及梳理图.jpg

上游段现状石滩保护及梳理图(正在施工中)


图8 上中游段生态岛图.jpg

上中游段生态岛图(正在施工中)


图9 上中游段在原滩地梳理出生态岛俯视图.jpg

上中游段在原滩地梳理出生态岛俯视图(正在施工中)


图10 中游段辫型河道图.jpg

中游段辫型河道图(正在施工中)


创新点四:生态体验与科普展示结合的游线系统。设计将游径与生态体验、科普展示结合,营造水利科普游径、自然课堂游径、手作步道登山游径,打造一个集水务宣传教育、生态游憩与一体的郊野型碧道。


图11 生态体验与科普展示结合的游线系统图.jpg

生态体验与科普展示结合的游线系统图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屯梓河碧道建设工程设计

设计单位: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建成时间:建设中

项目规模:河道长度2.86km,碧道长度6.2km,设计面积39.6ha(含水域)

项目地点: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项目类别:生态规划类

设计团队:徐抖、唐炜、于远燕、黄伟胜、陈训飞、胡吕杰、邱易成、李军辉、刘谢驿、举白、尹清、朱嘉琳、廖远城、何慧彬、罗俊、魏祥富、杨略晓、邹振

主创设计:徐抖、黄伟胜、陈训飞

专业副总工:唐炜

项目经理:于远燕

方案设计:胡吕杰、举白、朱嘉琳、廖远城

建筑设计:尹清

施工图设计:邱易成、举白、廖远城

生态设计:刘谢驿

植物设计:李军辉

水工设计:何慧彬、魏祥富、邹振

湿地工艺(给排水):何慧彬

电气设计:杨略晓

结构设计:罗俊、魏祥富

摄影师:徐抖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勿以景观中国编辑版本转载。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投稿邮箱:info@landscape.cn

项目咨询:18510568018(微信同号)

0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