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活动  /  正文
  • 首都博物馆展览:都市·生活——18世纪的东京与北京

    日期:2018-08-14---2018-10-07
    地点:北京
    是否收费:否     
    报名方式:

本次展览由首都博物馆和江户东京博物馆联合举办,共展出69件中方展品和112件日方展品,通过两家藏品的对话,呈现18世纪时中日两国首都——北京和东京(旧名江户)的都市生活,从多个角度探索两座城市的异同。

第一章 城市营造

明清北京城的前身为1267年建成的元大都城,永乐十八年(1420)明成祖朱棣迁都于北京,之后清代亦称北京为「京师」,沿袭明朝北京城的格局。

「江户」一名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2世纪,据说取意为「入江门户」。1590年德川家康分封至关东后,开始了新城的开发建设,随着德川氏的崛起,江户逐步成为日本的政治中心。

正阳门正脊上银质压胜宝盒,明代

古代兴建大型建筑时在正脊上放置的盒子,装有代表五行的金属锭、方木、丝线、宝石、五谷等物品,保佑建筑免遭灾祸。

20180827_134243_024.jpg

第二章 城市生活

北京与江户同为汇聚全国各地物资、人才的繁华大城市,其城市景观以及熙攘繁华的景象,从《万寿盛典》、《熙代胜览》等画卷和印版中可见一斑。为了满足旺盛的消费需求,各种行业及营生应运而生。

18世纪以来,随着商业逐渐发达,城市开始孕育出特有的文化。如江户人喜好祭祀,在传统习俗基础上又举办独特的岁时活动。此外还出现了「文化沙龙」,推动了文学、艺术、科学等文化领域的发展。

老北京三百六十行画册,清代

分为10册500图,描绘了清朝五花八门的行业:农夫、渔夫、地摊商、游商、工匠、卖艺人等。

一年十二个月之江户风俗

描绘一年中每月各异的江户街头风景,画中突出了典型的商贩形象。

第三章 城市艺蕴

政治的稳定和商业的活跃,催生了丰富多彩的城市文化。书法、绘画、雕塑、漆器以及纺织品等技艺,在继承传统技法的同时,又汲取民间和国外艺术的精髓,对当代日本的艺术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草花折枝果实泥金餐具,1825年

这套餐具是著名的漆器工匠浅野友七的作品,推测是为贵族或富商家族的婚礼而特别定做。

20180827_134243_027.jpg
部分展品:

青色纳纱云鹤纹方补单褂,清代

一品文官夏季官服,青色纱地,前胸、后背缀方补,纳纱绣云鹤日纹为主景,另配有海水江牙,四边框为纳纱如意云纹。

20180827_134243_028.jpg

分染麻质水边风景鹤纹单衣,18世纪

推测是市民阶层的女性所穿的和服,采用日本特有的染色技巧「友禅染」制作,从手描到完成需要经过26个工序。

20180827_134243_029.jpg
《见立十二个月》之七月织女、八月中秋赏月,1854年

以年度活动为主题的系列画作,描绘了七夕的织女节和阴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观赏满月的情景。

20180827_134243_030.jpg

© iDaily Media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使用。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