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谈未来城市与粮食系统,Sasaki也懂“吃"?

sasaki 2019-01-14 来源:景观中国网
原创
倘若我们能挪移一些计画盖新路的心力来思考粮食系统,我们相信这世界将看见重大且正面的改变。若你认真想一下,你将和我一样惊讶: 只要还有得吃、没有迫切需求,我们往往将餐桌上的食物视为理所当然。

现今的粮食供应链经常与当地需求互不搭尬。透过重新审视粮食配给,我们将能更有效率地把食物从产地运送到餐桌,并大大减少石化燃料、水、时间、以及劳力的浪费。

倘若我们能挪移一些计画盖新路的心力来思考粮食系统,我们相信这世界将看见重大且正面的改变。若你认真想一下,你将和我一样惊讶: 只要还有得吃、没有迫切需求,我们一直将食物视为理所当然。

640.webp.jpg

此篇专刊中,我们整理了团队对于粮食的想法,包括各个设计师的见解,以及一系列食材在地化革命先锋的专访。请点击阅读原文前往专刊。

640.webp (1).jpg

《粮食的未来》专刊目录

Sasaki执行董事兼城市规划师 James N. Miner,AICP,于《粮食的未来 (The Future Of Food)》专刊发表内容节录:

数年前,我们在全美国进行了一项调查,收集了1000多名民众对这条问题的意见:一个优质城市应具备什么?不难想到的是,除了历史建筑和开放空间之外,美国人认为城市生活最重要的元素之一是食物。为了享用美食,人们不惜走遍城中不同角落,用“民以食为天”形容现代的城市生活体验也许不太夸张。我们基于那次的调查结果作出以下假设:一个城市要维持活力,便须要优先投放资源,好好维系城中的食物供应单位,例如餐厅、美食车和社区花园,同时也应在区域层面未雨绸缪,做好规划,保证稳定的食物源头和粮食系统。

640.webp (2).jpg

从那时起,Sasaki就把这个初步假设进一步推演,我们与美国和世界各地的客户协作,尝试在宏观和微观层面思考粮食系统的新出路,开拓新领域。

我在2016年举办了一场以“城市农耕”为题的TEDx演讲,大约在同一时间,联合国发表了《世界城镇化展望报告》(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的修订版,当中的信息毫不含煳——人类未来与城市发展福祸相依。

640.webp (3).jpg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人口司司长约翰・威尔莫斯(John Wilmoth)指出:“全球超过一半人口在城市聚居,到2050年,预计全球三分之二人口将以城市地区为家。这种独特的社会转型将在各方各面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既然如此,我们应当如何投资打造粮食系统,使未来的城市更为强韧,更有抗灾力?

640.webp (4).jpg

Sasaki与Green City Growers设立"城市农场"让员工体验耕作

大多数投资策略都以多样化原则为基础——降低风险,设立多元化的投资组合;然而当前的粮食系统却恰恰相反,只依赖集中在少数地方的大规模工业化农业活动。举例而言,美国出产的水果、坚果和蔬菜,近半数都是来自加利福尼亚州的。随着全球人口膨胀,要开垦农地满足增长中的粮食需求变得极为困难,与此同时,加州也不时经历周期性的严重干旱,这有机会造成不稳定的粮食供应和价格,波及全国以至全世界;一切种种,都意味着人类的粮食系统濒临瓦解边缘。

640.webp (5).jpg

有评论指出,若全球人口持续增长,清水的稀罕程度可能不亚于黄金,而耕作过程又不得不消耗大量水资源的话,这代表什么?以加州为例,整个州有八成的可用水都拨归农业用途,就说主要用来喂牛的苜蓿草吧,单单一种农作物的灌溉用水,就足够1200万户家庭一年所用。事实上,这种密集型用水的农耕过程,还有全国性的粮食物流,都是不可持续的作业模式。

640.webp (6).jpg

现今粮食系统缺乏效率且浪费资源

我们惯于在全国层面思考粮食问题,本地需求却往往被忽略。从本地角度看,城市边界以外的农地每天所发生的事,城里人知道的其实并不多。

数年前,我在爱荷华州进行了一个项目,那次的经历让我深刻了解到“从农场到餐桌”(farm-to-table)这过程之中的断层。虽然身处“美国粮仓”之中,但爱荷华州居民却买不到产自当地的土豆,因为这些农作物全给运走了——别的地方有更庞大的市场需求;结果,土豆不会出现在爱荷华人的家中。我不禁想,究竟如何可以让美国甚至全球各地的人用更好、更聪明的方式取得食物?我们提出的解决方案必须满足本地与区域需求,远近兼顾,并从战略角度创造深远影响。

尽管我们尚未提出什么革命性建议,但在城市农耕以及新型粮食生产和物流等议题上,我们一直反复讨论,集思广益,而且期待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解决这个迫在眉睫的问题。至关重要的是,从设计师、乃至从最基本的人类角度出发,我们都应当身体力行,为人类的未来谋福祉。 

相关项目分享

孙桥现代农业实践区

孙桥位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和市中心之间,区内的农场以垂直方式发展,就好像跟上海的摩天大楼一样。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在孙桥运营至今已有二十年,但随着上海政府锐意将该区拓展为城市的粮食集散地,目前的新规划方案着重整合一系列垂直农耕系统,并强调同步进行研究和公众宣传工作的必要性。预计在2017年动工的孙桥现代农业实践区将城市农耕呈现为一所能发挥创意和教育用途的“生活实验室”(living laboratory),营造全民参与、玩味十足的互动生活体验。

640.webp (7).jpg

阿纳纳斯新社区

整体规划寻求农田与城市开发的传统关系的重新整合。一系列的作物授粉廊道以及不同类型的线性社区农业花园在规划范围内均匀分布,保证社区居民能在两分钟步行范围内到达农业种植区块。这种新颖的城市农耕方式允许农民在土地上持续耕作,同时鼓励新居民在当地进行都市农业种植。

640.webp (8).jpg

640.webp (9).jpg

版权声明:本文由作者于景观中国网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景观中国网立场。如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稿,需注明“文章来源:景观中国网”。如有侵权,请与发布者或我们联系。

投稿邮箱:contact@landscape.cn

项目咨询:18510568018(微信同号)


打赏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