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式化景观途径营造低维护海绵城市:泰国曼谷班加科特森林公园
-
森林幼儿园里的童年:参与式设计引导的自然教育
-
北京日报:善待未来城市建设和城市文明发展的机会
-
基于场所体验的空间营造——深圳市国际山公园街区公共开放空间设计
-
全域旅游空间潜力预测,让AI助力乡村振兴
-
以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修复圩田生境——鉴洋湖湿地公园首启区景观实践
-
俞孔坚:定位中国设计学
-
《景观设计学》文章成高考模拟题,景观er来做阅读理解
-
跨越界面的生态设计——重庆市三峡库区澎溪河河/库岸带生态系统修复
-
让城市废弃地重焕新生,草本植物可以这么种
-
生态种植势在必行:创建功能性的系统,而非程式化的生态
-
《景观设计学》“面向关键挑战的智慧化景观设计”主题正在征稿
-
“全域旅游”导向下鄂西游憩服务的空间潜力预测研究——基于集成模型的机器学习方法
-
几十万字的访谈内容显示,游客是这样感知城市公园包容性的
-
激发现代景观创意的火花——香港大学基础景观设计课程
-
《景观设计学》“危机应对与韧性未来”主题正在征稿
-
水漾之家
-
给景观设计师支招:环境教育类场所可以这么建
-
徽州传统水文化景观的结构特征与当代价值
-
2023年《景观设计学》最具影响力论文评选活动启动
-
俞孔坚:红线敌托邦,在七叉与一位农民的对话
-
用以塑造视野的影像散文
-
CNN发文:城市设计应以水为友、与水共生
-
无形的纽带: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与景观实践
-
“输入型”城市形态在中国东北地区本土化演变:以大连市环形-放射状空间为例
-
如何实现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
-
《景观设计学》“基于景观的遗产研究与实践”主题正在征稿
-
景观设计师在儿童早期自然教育中的引导作用
-
“国际小商品之都”的独特景观是如何形成的?
-
住宅如水: 对香港吉澳渔村住宅类型的观察与思考
-
1980年代:深圳城市公园建设的“跨境”时期
-
新加坡南生花园中国特征的移植与本土化
-
跨越国界的景观设计与文化交流
-
厄瓜多尔境内安第斯山脉上的种植设计:回忆、韧性与再连接
-
生生不已的板凳龙:祭扫仪式设计
-
拿什么拯救知识型工作者疲惫的身心?
-
提升街道景观体验,小招牌有奇效
-
世界卫生组织发文:海绵城市让人类更健康
-
社区公园里哪些植物更受儿童青睐?
-
2023年“基于景观的遗产研究与实践”主题征稿
-
中国残联副主席吕世明:以法治的力量,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
-
《景观设计学》执行编委学术动态 | 第三期
-
一个作家眼中的社交性慢城市体验是怎样的?
-
包容友好的城市空间营造:每个人都很重要
-
遗址生境管理概念引介与跨学科途径初探
-
纺织品、土壤与公地,让一座废弃工厂获得新生
-
从资本管理角度认识景观设计的全生命周期
-
2023年“城市森林与全球气候变暖”主题正在征稿 | 截稿预告
-
《景观设计学》入选2022年度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建设示范案例库
-
基于空中观察,看当代基塘景观的转变
-
中国各地何时实现碳达峰?
-
俞孔坚:论美丽城市的“三重奏”
-
俞孔坚:生态修复运动在中国的发生是积极的,也是必要的
-
探索与过程丨城市湿地小便池
-
什么是亲自然设计?
-
《景观设计学》执行编委学术动态
-
如何让城市河流修复项目更受大众喜爱?
-
看见的绿色植物越多,就会越愉悦吗?
-
解读巴林城市景观:城市环境中的“绿”并非都是可持续的
-
《景观设计学》2022年“地形学、地图术与场地建造”主题正在征稿
-
可再生、可演变的多功能综合景观管理系统如何降低野火风险
-
俞孔坚:别让更多的桃花源消失在黎明之前
-
《景观设计学》2022年“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与景观实践”主题正在征稿
-
《景观设计学》2022年“跨境景观本土化”主题正在征稿
-
恢复性空间规划:应对个体孤独、社会隔离和不平等
-
重要性-满意度分析法(ISA)在雨洪管理研究中的应用
-
对话布雷特·米利根:如何突破景观固有观念与共识迷思
-
如何挖掘县级城市的地域特色?来自60个样本的空间形态差异研究
-
中国近20年生态基础设施规划实践总结
-
儿童需要城市提供怎样的基础设施?
-
应对气候变化,种树还不够,人类需回归森林栖居?
-
如何通过微博数据了解中国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感知水平
-
重庆市三峡库区澎溪河流域河/库岸带生态系统修复
-
徽州传统水文化景观中的海绵城市建设智慧
-
居住区内的小微绿地能为疫情下的人们带来怎样的改变?
-
如何用7个步骤设计真正具有生态系统修复功能的湿地公园?
-
修改写在大地上的文章 | 俞孔坚在北大毕业典礼的致辞
-
如何发现你身边的荒野?
-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园林研究
-
佘年、谢映霞、李迪华:中国海绵城市建设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儿童为何游戏、如何游戏?幼儿游戏空间可以这样设计
-
儿童友好型社区怎么建?长沙育才三小“娃娃农园”营造实践
-
应对洪水风险:伊斯坦布尔阿亚马马河廊道与废弃机场复兴计划
-
从日内瓦艾尔河和慕尼黑伊萨尔河案例了解城市河流修复与评估
-
有序又野性,种植设计还能这么做?
-
眼动追踪显示,原来你在街道里最喜欢看的不是人,而是……
-
深切悼念程绪珂先生
-
从绿覆率、绿视率和500米公园绿地率看深圳绿地服务公平性
-
新刊出炉|2021年第6期“气候变化与韧性人居环境”
-
种植设计生态观二十年回顾
-
Mapping到底是什么?
-
Pamela Conrad: Opportunities for landscape architects in the context of climate change
-
俞孔坚:气候适应和韧性
-
审美体验决定生态设计?
-
2022年《景观设计学》专刊选题预告与征稿
-
俞孔坚:从“鬼屎”到Meta
-
新刊出炉|2021年第5期“认知科学与景观设计”
-
俞孔坚:景观行业和作品亟待健康的评论环境
-
俞孔坚:构建和修复一个健康的水生态系统
-
俞孔坚:做拥抱人工智能的景观设计师
-
LA Frontiers青年学术沙龙回顾
-
俞孔坚:解决城市环境问题,应当成本低廉又惬意美好
-
李迪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景观设计学科与行业的困惑及机遇
-
《景观设计学》长期关注学术方向公布
-
《景观设计学》首届执行编委会邀请
-
新刊出炉|2021年第4期“水生态修复与绩效研究”
-
2022年《景观设计学》全新升级,投稿必读!
-
昆山杜克花园:全球首个SITES铂金预认证项目详解
-
洪水过境,重庆的护岸植物景观如何设计?
-
如何用7个步骤设计真正具有生态系统修复功能的湿地公园?
-
种植设计新趋势:你的设计是否结合了自然?
-
基于南京市35个绿地调研样本,小型公共绿地能做哪些设计提升?
-
从中国老年人在74个小微公共空间中的行为习惯,看适老化城市更新策略
-
突破行政区和尺度概念,SOM构想黄河沿岸国家湿地公园
-
老龄化程度越深,访问公园的老年人越少?
-
新刊出炉|2021年第3期“大河流域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
AECOM如何凭借“三张地图”助力广州天河CBD城市治理?
-
有序又野性,种植设计还能这么做?
-
如何用一个坐标系快速科学地进行规划?
-
没有地域特色,如何乡村振兴?来自60个样本的空间形态差异研究
-
工业与自然的碰撞:棕地改造之父彼得·拉茨的设计实验
-
编织异质性:场所精神的挖掘者贝尔纳·拉素斯
-
城市更新!老旧社区如何涅槃重生?
-
新刊出炉|2021年第2期“持久性景观”
-
新刊出炉|2021年第1期“城市荒野与植物设计”
-
慢城如何落地中国?
-
大地雕塑家与叙事诗人:凯瑟琳·古斯塔夫森
-
林璎新作;MAD乡村改造;千亿美元零碳城市 | 周五来啦
-
“完整街道”政策:消除设计带来的步行危险
-
授粉者公园展现未来农业;美万亿投资基建;BIM线上分享 | 周五来啦
-
景观领导者;大小景观新作;注建改革 | 周五来啦
-
ZARCH访谈俞孔坚:再定义中国文化景观
-
为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正义奔走呐喊:马里奥·谢赫楠
-
超越时间:彼得·沃克的极简主义
-
推动不可能:葡萄牙景观泰斗贡萨罗·里贝罗·特莱斯
-
新刊出炉|2020年第6期“欲望、社会需求与景观未来”
-
首个市级国土空间指南;两会聚焦民生热点;国际花园节设计集锦 | 周五来啦
-
共造北大校园:行动中的参与式设计 | 2020ASLA社区服务荣誉奖详解与独家专访
-
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景观设计师要做哪些角色转变?
-
李双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如何避免“数字游戏”?
-
俞孔坚:欲望与景观丨主编寄语
-
国家乡村振兴局挂牌;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谷歌在线追踪森林退化 | 周五来啦
-
如何衡量社区环境对儿童出行的安全性?
-
寻找公园的“隐秘角落”:空间句法在景观安全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
突破行政区和尺度概念,SOM构想黄河沿岸国家湿地公园
-
社区营造,光靠公众参与就够了么?
-
2021伊始,我们采访了9位景观行业资深从业者
-
从伦敦和长沙案例看“合作生产”模式如何助力社区实践
-
我想造人间天堂:中国现代风景园林之父孙筱祥
-
维持生命的社区:景观诗人安妮·惠斯顿·斯本
-
景观设计是 “所有艺术之母”:英国景观大师杰弗里·杰里科的设计思想
-
重新定义行业的景观都市主义先锋:德克·西蒙斯
-
哈佛第一位获景观设计学位的先锋女性设计师:科妮莉亚·哈恩·奥伯兰德
-
在北大,办第一流的学术刊物
-
新刊出炉|2020年第5期“城市治理与空间品质提升”
-
新刊出炉|2020年第4期“原型研究与景观设计”
-
新刊出炉|2020年第3期“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与城市韧性”
-
旭辉献礼20周年,CIFI-7第七代产品发布会圆满落幕
-
俞孔坚:两种文明的斗争,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
万科如何做海绵城市?20年经验分享
-
新刊出炉 | 2020年第2期“儿童与城市环境”
-
俞孔坚:城市儿童需要怎样的乐园?
-
宜家造蜜蜂家;中国首个国家公园;日光奖 | 周五来啦
-
OMA×OLIN华盛顿大桥公园,朱育帆新作,同济城市设计本科设立... ...
-
李迪华:国土空间规划新时代的行业困惑及机遇
-
ASLA学生奖提交推后;恒大新球场曝光;京张铁路遗址公园方案网络比选中... ...
-
武汉新区总规;青山周平北京改造项目;高校学位点撤销 ... ...
-
ASLA绘本,让孩子了解景观设计师的日常
-
新刊出炉 | 2020年第1期“生态修复与国土空间规划”
-
纽约中央公园变野战医院;OMA新作亮相首尔;习近平考察西溪湿地 ... ...
-
俞孔坚:基于自然,让自然做功——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修复之本丨主编寄语
-
ASLA健康与公平指南;青岛涵碧楼被拆;斯德哥尔摩山地儿童公园建成 ... ...
-
《景观设计学》新刊出炉 | 2019年第6期“慢城市与新生活方式”
-
福利来了,《景观设计学》期刊开放电子刊获取入口!
-
新刊出炉 | 2019年第4期“流域治理与生态修复”
-
新刊出炉 | 《景观设计学》2019年第3期“多中心治理下的韧性景观”
-
如何设计真正“落地生根”的文化景观?
-
毕业季 | 俞孔坚老师与李迪华老师对毕业生的期待与祝福
-
儿童节 | 理想中的幼儿园长什么样儿?
-
九问 | 人类与科技的相爱相杀
-
名利双收?ASLA获奖团队谈景观行业新模式
-
新刊出炉 | 2019年第2期“智能工具”
-
城市避灾公园,我们可以向日本学习什么?
-
ZHA掌门人帕特里克·舒马赫谈21世纪的建筑与都市主义
-
观察丨蜜蜂消失,景观设计师可以做些什么?
-
Richard Weller:从制作盆景到设计星球,是灾难还是重生?
-
新刊出炉 | 2019年第1期“景观服务”
-
探索与过程丨夏日侦测员——感知城市
-
探索与过程丨杂草颜料与新奇色调:城市植物群落色谱
-
新刊出炉 | 2018年第6期“经济学与景观设计学”
-
探索与过程丨诱人的原始林地:澳大利亚本土植物的故事
-
新刊出炉 | 2018年第5期“实践研究与创新教育”
-
新刊出炉 | 2018年第4期“设计生态学塑造韧性景观”
-
新刊出炉 | 2018年第3期“传统智慧与生态重建”
-
新刊出炉 | 2018年第2期“人工智能与未来景观”
-
“生态文明”入修宪议程后,这些2018环境友好型政策你应该了解
-
从高差处理和排水看万科建设的世园会植物馆景观
-
废弃物堆积山的转变:罗马泰斯塔修山的公众集聚和材料迁移
-
哈佛做个小岛规划居然还要设计一份当地食谱?
-
移动的地表:哥伦比亚麦德林市的危险栖居点与地质灾害
-
景观5问!专访全球NO.1行业期刊联合主编Joan Nassauer
-
新刊出炉 | 2018年第1期“全球视野与地方行动”
景观设计学
www.lafrontiers.com
《景观设计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简称LA Frontiers)由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每期一个选题统领全刊,全刊全文中英双语呈现。
LA Frontiers定位于景观设计的学术研究与设计实践的交叉领域,探讨如何通过景观设计学途径,解决中国和世界生态与环境问题的新观念、新理论和新方法;通过介绍和推广前沿景观设计实践,倡导有助于实现美丽中国与美丽地球的新美学和新文化;架设研究与社会需求之间的桥梁、科学与艺术之间的桥梁,引领当代景观设计学科的发展。读者群为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和专业实践群体、院校师生、决策者和广大城乡环境的建设者。
LA Frontiers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所有栏目的文章均被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的Emerging Sources Citation Index(ESCI)数据库收录;同时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STJ)、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收录。LA Frontiers曾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2015年度交流类荣誉奖,多次获得“中国最美期刊”与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
“这是一本在中国景观设计语境下走得更前沿、看得更高远的期刊”
————2015年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对《景观设计学》的评语

-
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北大街127-1号北大科技园303-3室
-
lafrontiers@foxmail.com
-
010-6274 7821
-
景观设计学LAFrontiers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
应对洪水和污染:美国威尔明顿市布兰迪万溪周边环境修复案例
-
三滩分治:郑州黄河滩区生态修复模式探索 | 土人设计
-
用智慧城市技术复兴渔村:泰国昂西拉地区集体智能数字平台
-
21种路缘路肩设计,哪些能最大限度截流暴雨污染物?
-
上海乡土生态科普示范基地城市荒野景观营造 | 城市荒野工作室
-
美国洛杉矶河总体规划:构建51英里长的公共开放空间 | OLIN
-
瑞典哥德堡禧年公园景观设计 | MARELD+atelier le balto
-
圩田湿地生境修复案例:浙江鉴洋湖湿地公园首启区 | AECOM
-
从设计到研究,深圳国际山公园街区的场所营造 | PLAT事务所
-
武汉江滩改造:解决城市化与生态韧性共存难题 | Sasaki
-
《广州天河中央商务区整体提升行动纲要》总体规划 | AECOM
-
挪威“林中空地”纪念性景观设计 | 3RW建筑事务所
-
云南省玉溪第二幼儿园校园改造景观设计 | WADI(瓦地)设计
-
2018第五届中国(国际) 水生态安全战略论坛
-
讲座预告 | 理查德·韦勒教授:如何(不)设计星球
-
讲座预告 | 帕特里克·舒马赫:21世纪的建筑与都市主义
-
活动预告 | 2019国际当代景观种植设计大师峰会
-
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国际专题学术研讨会
-
大师讲座 | 邓文中院士:科学与工程
-
“景观的未来”:2019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业委员会年会即将召开
-
玛莎·舒瓦茨:设计的新领域:地理工程与脱碳 | 预告
-
《景观设计学》2019年第4期:“流域治理与规划设计”新刊主题沙龙
-
竞赛预告 | 景观设计如何回应多灾多难的2020年?
-
CLA在线讲座预告 丨 流域×景观:从流域治理到生态规划
-
CLA在线讲座预告 l 艺术×景观:艺术介入城市与乡村
-
2020罗莎·芭芭拉景观奖作品提交截止日期更新 | 竞赛预告
-
清华大学主办2021《新城市科学》线上课程开启
-
2022|恢复性城市国际专题学术研讨会:景观感知与空间品质
-
共享微出行系列讲座
-
如何在设计领域,写出高水平学术论文?|LA Frontiers青年学术沙龙
-
讲座 | 欧洲文化景观的动态与价值
-
长三角水平都市 | 宁诺-洛桑理工-浙大-中国美院联合暑校招募
-
收缩城市学术沙龙系列活动(共12期)
-
唐朝:世界文化史一面光辉的旗帜
-
生态系统修复2022免费公开课
-
流与型:城乡人口多元流向背景下的设计策略|LA Frontiers青年学术沙龙
-
直播预告 | 2022全国高校景观设计毕业作品展优秀作品线上汇报暨教育与实践论坛
-
直播预告 | LA Frontiers“学述”对话:全球视角看义乌
-
LA Frontiers“学述”对话:埋下环境保护的种子 | 直播预告
-
LA Frontiers“学述”对话:“观”看未来——注意力设计如何影响景观行业发展
-
发言征集丨国家公园、景观游憩与健康中国
-
会议日程 | 国家公园、景观游憩与健康中国会议
-
《景观设计学》期刊招聘
-
《景观设计学》期刊